王國龍:領展與時並進如香港縮影 未來機遇處處 續擴規模尋求增長
2022年7月12日 採訪、撰文:陳遠威 信報
回歸25周年,香港迎來機遇也面對波折,能夠靈活應對方可乘風破浪,上市近17年的領展(00823)在本地及海外進行各類分散投資,現已成為亞洲市值最大房託基金。行政總裁王國龍直言,作為本地品牌,領展可說是香港的縮影,隨着社會環境改變,消費者生活節奏和要求不斷提升,領展也要與時並進調整營運策略,這建基於2005年房屋委員會分拆零售物業及停車場讓領展前身的「領匯」100%私營,令其沒有太多束縛、有很大自由空間考慮如何做好,故上市以來可維持派息增長,往後也會繼續擴充規模尋求增長。
王國龍指出,香港投資市場透明度高、流通量也不錯,相信未來依然機遇處處;香港作為領展的基地,每當有良好投資機會便會考慮,只是並非次次成功,例如去年獨資入標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皮無功而還,今年2月競逐西九文化區藝術廣場大樓項目也於近日落空,該公司最新在本地的收購要數去年11月買入柴灣倉庫物業及紅磡的綜合用途停車場大樓,至今回報不俗。
單一市場風險大 進軍海外
談及在港投資的回報普遍降低,地產商要提高回報只好尋求海外發展,王國龍表示,撇除過去兩三年受疫情影響,香港始終能吸引不同企業到來設立亞洲總部、作為內地投資的中轉站等,相信吸引力仍然存在,但最重要是盡快通關、重新對全球市場開放。他說,回歸25年來,香港超過20年錄得增長,估計未來還會有一些年份要面對挑戰,但大部分時間仍有吸引外資的地方。
然而,王國龍坦言,太過集中香港單一市場會有風險,過去兩年便可見一斑;香港雖屬國際大都會,卻有一定程度限制,領展為減輕單一市場風險,遂尋求在其他地方投資;最初進軍內地乃因看好文化及消費模式相似,可是在內地物色收購而非買地發展,選擇有限,因此亦須進軍更遠的市場。
面對市場升跌,他認為領展一直在改善資產,發掘資產組合中的增長力與抗逆力,並透過資本管理、低息成本及有競爭力的融資方法去繼續擴充;近年開始海外收購後,收入變得更加穩定,尤其海外寫字樓於遙距在家辦公期間仍可以照樣收租、收租率近乎100%,不似零售般受疫情打擊;若當初沒有分散投資,最近一兩年的業績便沒有好的成績,效果顯而易見。
趁圓滙平獵食 未見心頭好
領展業務涵蓋零售設施、停車場、寫字樓和物流中心,資產分布在香港、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英國倫敦、澳洲悉尼及墨爾本;151個項目物業組合總值2280億元,其中74.8%位於香港,內地佔17.4%,其餘7.8%為海外物業。
領展早前提出「2025願景」,目標把香港物業比重降到60%至70%、內地佔20%至25%,海外則增至介乎10%至15%;資產類別方面,目標零售及停車場由佔86.8%降至約70%,其他商業物業由佔13.2%,提高到30%左右。
王國龍說,目標資產總值的複合年增長要達高單位數,擴充時會物色有助穩定分派、增長動力和抗逆力充足的項目以抵禦風險,由於市面上放售的物業不一定最適合,故需要加大團隊去留意眾多項目。他又強調,目前並沒有刻意要減少所持香港物業數量,只是當海外的投資項目愈來愈多,自然會攤薄香港物業比例。
近期日圓大幅貶值,他透露,有留意日本物業的收購機會,惟未見合適項目,況且今年3月剛在澳洲悉尼開設區域總部,前往日本和新加坡的發展會相對較慢,但不時有派員視察。
他笑稱:「值得看的項目,市場會給予領展團隊看,屆時再考慮出價;有項目賣了但我們未聽過,就會不開心。」
談到企業走出去投資難免水土不服,王國龍稱,尋求海外發展時要找有外國投資經驗的同事出手,有需要時也會謀求合作夥伴,例如今年2月夥拍Oxford Properties合資收購澳洲辦公室物業組合,很有幫助。
回購較酌情分派更具長期作用 另冀港府盡快恢復通關
《信報》報道,對於領展在2021/22年度末期分派中不再提供酌情分派,集團行政總裁王國龍解釋,領展在過去兩個財政年度已動用約220億元展開收購,派息可因此增加,而且2022年度的股息已有不錯增長(撇除酌情分派後全年多派8.2%),故不想再酌情分派。
他補充,往後若要把資金回饋基金單位持有人,與其一筆過發放酌情分派,進行回購會有更長期的作用,「denominator個底數會縮細」(即分派總額除以縮細了的基金單位數目,可令平均每基金單位分派增加)。至於回購力度會否加大,則要根據單位價格的折讓幅度適時作出考慮,回購的資金可透過融資或出售物業獲取。
此外,他提及領展為減輕單一市場風險,遂尋求在其他地方投資;最初進軍內地乃因看好文化及消費模式相似,但在內地物色收購而非買地發展,選擇有限,因此亦須進軍更遠的市場。惟強調目前並無刻意減少所持本港物業數量,只是當海外的投資項目愈來愈多,自然會攤薄香港物業比例。
他期望,港府盡快恢復通關便利出入境,建議先縮短入境檢疫時間以吸引海外人士來港,相信可收立竿見影之效,認為情況跟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零售市道反彈相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