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埔寶湖食環街市 (link仔攝) |
=========
《公營街市引入專業管理.免成貨倉》
蔣彥亮,線報博客
2018-12-16
其實在這十年間,屋邨街市的衛生環境已隨住企業管理的引入而改善不少,過往只有老一輩才到街市光顧,而今天男女老少都會到街市逛逛,就是因為環境改善所帶來的成果。過往這些街市業權和管理權仍屬房委會、房署、食環署這些政府部門,而政府部門其實並沒有足夠的專業水平管理商場、街市這些商業設施;它們改為私營,引入專業模式管理,反而一改管理不善而帶來新氣象。
在剛過去一星期,有團體調查發現現時由食環署管理的公營街市空置率相當高,八個「空置街市」平均營運率僅得 16.7%,更發現有街市營運率為 0%,而目前三個由房委會自行管理的屋邨街市,都只有 35% 營運率,數字皆處於低水平,反映政府部門管理這些商業設施出現極大的問題,造成連年虧損,金額更以億計,嚴重浪費公帑和土地資源。
不過,由房委會外判予營辦商管理的公營街市,出租率達到 70%,營運狀況亦較佳,同時有較佳的商舖組合,令市民享有較多購物選擇。
因此,政府如想改善公營街市的營運,並非無計可施,而是大有可為。
不少人批評街市外判制度,指外判將嚴重影響到租戶的營運,且會引發加租,從而影響物價,最終對居民造成更大經濟負擔。這種迷思使政府在改善街市營運問題上遇到阻力。可是,現時由公營部門營運街市成效確實不佳,更令部分街市變成貨倉、寫字樓等,令其本身的社會功能喪失,這樣也並非負責任的做法。政府在這時候,不應再將公帑掉到鹹水海,而應該認真思考引入專業管理,改善街市營運問題,尤其在租務、宣傳問題上進行革新,破除官僚制度的弊處。
同時,不少政黨在此時都倡議政府興建更多公營街市,引入更多競爭。不過,假如街市處於人流不佳的地方,或是運用了錯誤的管理和出租模式來營運,最終政府與居民也只會「得物無所用」,又再浪費公帑與土地資源。